当前页面: 首页> 养老资讯> 新闻详情
打造养老服务数字枢纽 绘就银发生活崭新图景
     来源:中国社会报      

当“银发浪潮”席卷而来,如何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更加温暖?2023年6月,北京市民政局推出数字化养老服务平台——北京养老服务网,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养老服务、政策资讯、养老人才、京津冀养老、志愿服务、旅居养老等领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养老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其配套小程序的累计访问量超6500万次、用户规模达84.22万人,成为提供养老信息、对接服务资源、辐射京津冀地区的数字化枢纽,让更多专业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

供需匹配,点亮居家养老地图

今年71岁的张先生是一名独居老人,子女在外地工作。他习惯了凑合着用餐——一碗冷米饭、几口隔夜菜,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北京养老服务网建成后,张先生偶然在网站上发现离家仅500米的朝阳区团结湖街道水碓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以提供助餐服务,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用餐。“没想到驿站的菜品种类这么丰富,不仅营养搭配得好,价格还合理。我每天溜达几分钟就能到这里,特别方便。”张先生笑着说,到驿站吃饭既省心又省力,他再也不用凑合了。

从“凑合”到“讲究”,从“冷饭剩菜”到“热乎三餐”,张先生的故事,是北京养老服务网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的生动注脚。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北京养老服务网通过强化技术赋能、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目前,网站共汇集了100余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500余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000余家老年助餐点的详细信息,并通过配套的在线“养老地图”查询功能,实现“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一键直查”,让老年人及家属更加方便快捷、一目了然地获取居家养老服务信息。

——在“居家服务”板块,老年人及家属可在线查询并订购居家照护、助洁、助医等12类居家养老服务。

——在“养老助餐”板块,网站全面展示老年助餐点位情况,并打通多种线上支付渠道。老年人及家属可在线查看就餐环境、菜品介绍等,还可通过地图定位功能查看位置信息。

——在“适老化产品及辅具租赁”板块,网站收录展示了57种适老化产品和北京地区14家可提供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的商家,提供从信息了解到产品订购的全流程服务。

如何帮助失能老年人护理皮肤?老人跌倒后有哪些紧急处理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家属及家庭照护人员的居家护理能力,北京养老服务网设置了“养老课堂”板块,可提供居家照护基础操作、慢病管理等7类330余项免费学习资源,通过视频课程和图文教程的方式,为老年人家属及家庭照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及分层分类的能力提升服务。目前,累计有2.6万余人次参与了线上课程学习。

指尖轻点,养老机构“云”上选

近日,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77岁的赵女士通过北京养老服务网为自己和老伴找到了一家位于密云区的养老机构。“我和老伴的身体都不太好,子女又不在身边。早些年,我们就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打算,但实地跑了几家后,还是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北京养老服务网的功能后,便尝试着通过该网站寻找养老机构。“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找到不少养老机构。”经过多方比对,赵女士最终选择了一家环境好、收费普惠的养老机构。

一个网站、一个客户端,正悄然改变着首都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的方式。记者了解到,北京养老服务网建成后,将“机构养老”作为重点板块不断完善,目前已汇集全市600余家养老机构的信息。记者在网站上看到,“机构养老”板块设置了所在地区、机构性质、收费标准、评定星级、医疗条件等选项,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除了预约实地参观,老年人还可以点击“三维实景”选项,在线上直观地了解机构的房间布局、适老化设施细节及周边环境等。“根据养老机构日常安全检查、12345市民热线反馈、机构星级评定等信息,我们在后台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机构的‘健康度’指标,将其展示在机构详情页上,供老年人及家属参考。”北京养老服务网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逐渐从传统的长期定居向更加灵活、更有品质的方向转变。“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兴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银发族的关注。2024年11月,北京、黑龙江、云南、海南等8个省份联合建立“冬南夏北”旅居养老工作机制,整合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养老服务。北京养老服务网也相应开辟了“京津冀养老”“旅居养老”两个板块。在“京津冀养老”板块,网站展示及推介了120余个环京周边优质养老服务项目,助力“环京养老圈”资源对接,为北京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在“旅居养老”板块,网站展示及推介了北京、海南、内蒙古、云南等11个省份的150余家旅居养老机构,设定了按天、周、月计算的灵活预订模式,为有旅居养老需求的活力老年群体提供避暑、避寒等多样化选择方案。

资源融通,搭建养老服务“数字桥梁”

10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丰台区福禧和老年公寓“重阳暖夕·敬老团圆喜乐会”活动在这里举办。一大早,机构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就忙碌起来。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推着轮椅,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往活动现场;有的布置场地,摆放桌椅、准备茶点、测试设备;有的排练节目,认真地调整着动作……演出过程中,志愿者悉心照顾老人,或轻声讲解节目,或细心递上茶水,为这场活动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这些社区志愿者是我们通过北京养老服务网‘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板块招募的。”丰台区福禧和老年公寓工作人员朱春子告诉记者,“作为志愿服务组织方,我们每次都会提前在北京养老服务网‘京彩时光’板块发起招募,介绍活动内容、明确服务要求,方便志愿者就近就便报名参与志愿服务。”

“京彩时光”的实践运用,是北京养老服务网发挥资源链接作用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枢纽,北京养老服务网通过构建平台支撑、服务赋能、数据驱动三位一体的资源链接体系,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北京养老服务网为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提供发展平台,全面打造北京养老的“网上大集”。在“我要合作”板块,网站通过整合发布智慧养老、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及医养结合4类29家养老服务商合作信息,不仅为服务商提供了展示企业优势的机会,还方便其寻找合作伙伴,促进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之间的资源对接,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破解养老行业长期存在的“求职难”与“招工难”问题,北京养老服务网推出“我要求职”“我要招聘”双向服务功能,为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和养老服务人才搭建桥梁。截至目前,网站累计发布求职、招聘相关信息近2000条,涵盖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心理咨询等岗位,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通过数据监测为制定养老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据。

温情相伴,打造养老服务“暖心驿站”

78岁的陈先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期依靠药物维持基本生活能力。今年,他的身体机能出现了明显退化,言语功能彻底丧失,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顾。在获悉可通过北京养老服务网在线申请老年人能力评估后,陈先生的家属立即提交了申请。很快,专业人士上门对陈先生的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开展了评估。最终,陈先生被评定为“重度失能”,每个月可获得600元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从在线申请到上门评估,从补贴公示到资金到账,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与速度。”陈先生的家属说。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北京养老服务网推出“在线办事”板块,老年人及家属可在线申请养老服务津贴补贴、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养老服务机构可在线申请机构备案等。网站通过数字化赋能,将传统线下服务转化为“指尖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与群众体验感。

北京养老服务网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站采用“关怀版”和“标准版”一键切换设计。针对老年人特点,“关怀版”从视觉色彩、功能需求、字体大小、入口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将核心服务项目放在醒目位置,便于老年人使用。针对老年人及家属普遍关心的老年人福利和补贴政策咨询、查找就近服务设施、选择养老机构等问题,北京养老服务网设置了24小时在线客服和热线电话予以详细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政策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网站设置了“投诉建议”板块,收集群众对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机构收费、养老机构安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助残卡办理等的投诉和建议。

为帮助老年人及时了解养老领域发展情况,北京养老服务网打造养老信息传播中枢,设置相关板块对养老服务新闻资讯、政策文件、服务标准等进行展示。按照综合类、服务类、监管类、专项类等进行分类,汇集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等发布的养老相关政策400余项;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进行分类,收集国家、行业、北京市等养老相关标准150余项;汇集国内各大媒体等发布的养老新闻资讯,每天动态更新;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方便老年人及家属查询。

“找服务”“找机构”“找政策”“找合作”“找工作”……北京养老服务网通过数字化手段完善养老服务供需模式,增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实现了民生温度与服务能级的双提升,成为首都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的“总服务台”。“北京养老服务网的建立,是北京市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为应对‘银发浪潮’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